
2014年4月22-23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協辦的第六屆國際汽車變速器和電驅動技術研討會(TMC 2014),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召開。
作為2014北京車展的同期活動之一,本屆研討會日程緊湊而高效,在演講和展覽規模、參會代表結構等方面,均比上屆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短短兩天的會議期內,共奉獻了43場報告、50多家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展示,以及一場以“混合動力變速器及驅動技術發展趨勢及方案選擇”為主題的高層互動論壇。內容涵蓋了市場趨勢、發展戰略、研發技術、創新產品和技術及具有創新思路的研究成果,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受到了近600名與會聽眾的一致好評,是變速器業界又一次大規模的群英聚會。
本屆研討會成果豐碩,主要涵蓋了4大方面的內容,一是市場、法規、技術趨勢和戰略,二是創新的產品、研發及技術管理方法,三是研發成果和經驗,四是熱點問題的討論。
在第一天的全體大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張進華秘書長致開幕詞。他從行業全局出發,從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宏觀角度,表明了在發展電動汽車的同時應大力發展混合動力的觀點,并鼓勵各企業和高校努力創新,以滿足節能減排大環境下整車對零部件的新要求和新標準。張秘書長同時宣布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著手籌建零部件產業合作機制的近期計劃,包括關鍵零部件的共性技術研究和前期產業政策研究,其中正在進行的,是“變速器技術比較和趨勢研究”項目,希望通過AT、CVT、DCT的性能比較,為政府相關部門修訂產業政策提供技術參考和依據。借此機會,張秘書長也邀請變速箱廠商踴躍參與該項目,共同推動產業進步。
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先生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長安為滿足2020年的油耗法規,以IMT和DCT為變速器的研發方向,以基于DCT的P2方案作為混合動力的技術路線,向小型化、集成化和電氣化方向發展的戰略。
在傳統動力變速器的技術趨勢方面,格特拉克公司這次詳細地介紹了下一代DCT技術及未來技術路線,由此看來,濕式DCT是格特拉克DCT產品的主流方向。博世、豐田、日產、加特可公司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CVT的技術創新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進步的CVT技術也是本屆會議討論比較多的話題之一。
混合動力毫無疑問是本屆會議的一大討論焦點。采埃孚、舍弗勒、豐田和加特可等公司分別介紹了最新的混合動力驅動技術和產品。舍弗勒和采埃孚針對國內自主品牌單車平臺銷量低、變速器多元化及價格敏感度高的特點,提出獨立于自動變速器,并適用于幾種混合動力類型、甚至可以向純電驅動移植的平臺化方案, 其中部分技術已得到應用。
第一天下午的高層互動論壇主要圍繞“混合動力”展開了討論,在趙福全教授的精彩主持下,各位專家各抒己見、觀點明確。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混合動力對于達到2020年5升的油耗標準將發揮重要作用。變速器及其與電機的耦合是混合動力的核心技術。選擇什么樣的混合動力變速器和驅動方案,首先要研究在節油率、價格及駕駛性等核心因素上你的目標市場到底需要什么,其次才是考慮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還應避免集成度過高的產品。
在電氣化驅動的兩端,即微混和電動汽車方面,博格華納比較了五種啟停系統技術在成本、再啟動時間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優劣,以及對不同細分市場的適用性,長城汽車和艾菲發動機分別介紹了傳感器在啟停系統中的應用,密西根大學、清華大學分別介紹了用于EV的兩速變速器的開發成果。
關于開發技術,討論最多的是控制軟件和硬件的開發和測試,其次是效率的計算和優化、NVH優化、功能安全管理、手動變速器換擋性能改善等等。為了節省開發時間、節省成本及優化系統, 今天的開發越來越注重基于系統的(如在整車環境下)、早期的變速器的仿真驗證,以及以市場為導向的開發流程。 例如,軟件功能的早期驗證,把標定/預標定工作提前至功能開發階段,早期設計階段評估換擋感覺,以及按目標市場需求清晰地定義品牌和目標,按變速器的屬性(attribute)來進行目標管理,優化動力總成系統等等。
此外,本屆會議還有約10家公司介紹了零部件、潤滑、工藝技術及應用創新, 各家有各家的knowhow,這些技術都是提高變速器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的基礎和源泉。
特別值得總結的是,本屆會議還有上汽、長安、北汽、長城、比亞迪、華晨的專家介紹了實際研發成果和經驗,這些都是走了很多彎路,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后得到的, 這也見證了自主品牌的成長和對交流的重視。本屆研討會上,還有來自北汽、清華、吉大、同濟和裝甲兵工程學院的五篇論文獲得“優秀論文”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