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技術和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我國在手動變速器方面已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在自動變速器的技術和發展路線上卻相對發展緩慢。對于今后變速器技術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傳動技術以及變速器對于節能減排的作用等,都是國內汽車行業當前熱議的話題。
我國變速器發展現狀
1、手動變速器
在手動變速器方面,由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設計原理和生產工藝、技術等較為成熟和穩定,技術難度相對于自動變速器較低,而中國國內廠家本身就有手動變速器的生產經驗,因此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后,消化吸收相對容易,在此基礎上自主創新,做到立足于本土生產,基本滿足了整車廠商的配套需要,并已實現產品出口;技術方面,近幾年來,國內部分廠家已能夠根據中國國情實現自主創新;市場方面,國內部分廠家已經占領了大部分國內市場份額。
2、自動變速器
在自動變速器方面,由于自動變速器采用了不同于傳統手動變速器的新工藝、技術和設計原理,國內廠家在自動變速器的研發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而擁有相關技術的外國廠商不約而同地對國內廠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技術封鎖,即便在國內生產,也都選擇由外資控股公司或外商獨資企業生產自動變速器,這導致自動變速器大量依賴進口,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動變速器市場 78%為進口產品。
中國乘用車變速器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產業政策的推動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的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重大,而作為汽車產業上游的乘用車變速器行業,近年來也受到了國家多項政策的鼓勵和支持。相關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2、汽車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
隨著中國汽車新興市場的崛起,汽車消費量急劇上升,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各大國際汽車巨頭勢在必奪的重要市場。同時,隨著發達國家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國際大型汽車制造商為了保持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將生產制造基地轉移至中國、印度等具有較強汽車需求潛力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國際上知名整車廠商基本上都已經在我國合資設廠,并尋找國內零部件配套廠商。汽車零部件采購的本土化,將為包括齒輪、變速器在內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因此,本土乘用車變速器企業憑借地緣和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并且將在與國內外大型知名廠商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經驗,這將大大促進國內乘用車變速器企業的發展,提升本土乘用車變速器企業在全球零部件制造業中的地位。
中國乘用車變速器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1、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
2008 年下半年開始,起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逐步向全球擴散,并影響到實體經濟,我國也出現了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雖然這一局面在 2009 年、2010 年得以緩解,但是國民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而 2011 年由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的歐洲債務危機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的波動影響到我國國民收入的增長,從而對乘用車銷售產生不利影響,將會對乘用車變速器行業的業績增長形成壓力。
2、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國際知名整車廠商對中國市場的不斷投入和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廠商的快速發展,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逐漸轉向買方市場,整車價格呈現下降趨勢。而整車制造企業往往通過降低零部件采購價格的方式轉移整車降價的壓力,整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縮小了乘用車變速器行業的盈利空間。
中國乘用車變速器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主要的汽車變速器制造企業近 50 家,其中乘用車變速器生產廠家約有 30 家。目前國內乘用車變速器行業具有分散性的行業特征,眾多企業進行競爭,沒有任何企業占據顯著市場份額,各家企業均不足以對整個產業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乘用車手動變速器制造商主要分兩類:一類為一汽、東風、上汽等整車集團的自我配套企業,在其有富余制造能力時,會進入變速器獨立制造商的市場,如沈陽上汽金杯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部分為集團內配套)、唐山愛信齒輪有限責任公司(部分為集團內配套)等;另一類即變速器獨立制造商,不附屬于任何整車集團,獨立為各整車廠配套,如浙江中馬汽車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唐山通力齒輪有限公司等。
中國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制造企業很少,主要是國外汽車公司為在國內設立的合資公司提供配套,如上海采埃孚變速器有限公司、采埃孚傳動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摩比斯變速器有限公司等,自主品牌的自動變速器只有吉利汽車等少數企業實現了產業化。
未來變速器技術發展趨勢
1、 多擋位變速器成趨勢
擋位數量多少,關乎車輛的駕駛感受、車輛性能、燃油經濟性在內的多方面性能。近年來,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在國內市場,在自動變速器領域都呈現出向著更多擋位發展的趨勢。相關行業專家表示,當前在自動變速器領域的技術創新,體現在自動變速器結構和擋位方面。自動變速箱由最初的4AT、6AT產品,正向著8AT、9AT方向發展。自動變速器的技術創新是基于小型化、輕量化、提升自身效率的角度出發的。通過行星排與定軸齒輪傳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速比變化,是目前自動變速器結構設計上的一大變化,這種創新所帶來的變化便是自動變速器擋位上的增加。
在更多擋位自動變速器的研發方面,國內變速器企業同樣取得了顯著進展。2012年,在江鈴陸風X5車型配裝盛瑞傳動8AT后,盛瑞傳動繼續在8AT變速器上進行改進,通過增加一組摩擦片離合器,使行星排與定軸齒輪形成多種組合方式,盛瑞傳動實現了13AT變速器的設計。據悉,盛瑞傳動13AT變速器有望在明年上海車展期間亮相。
2、電動車變速器成為新熱點
除了傳統自動變速器外,電動車對傳統自動變速器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也是業界各方關心的熱點話題。相關行業專家認為,多擋位是電動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電動車里配裝2擋或者3擋的自動變速器,不僅可以更好地發揮電機的特性,把電機的扭矩需求減少,有利于減少電機的體積和重量,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續駛里程會提高8%~10%。電動車起步加速性能很好,但當時速在100公里左右的中高速段再加速時,響應速度就很慢,如果匹配2擋或3擋的變速器,就可以大大改善電動車在中高速階段的加速性能。未來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是大勢所趨,而電動車搭載多速自動變速器是未來的技術趨勢。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變速器,未來發展的核心都是低碳、高效、低成本,這種多技術路線相互競爭,并在競爭中發展的趨勢是確定無疑的。因此,電動車下一步的發展,需要的是多擋位自動變速器,對電動乘用車而言,性價比最合理的則是 2擋自動變速器。
3、自動變速器技術路線仍將百家爭鳴
目前,國內合資整車企業生產的車型之中,自動變速箱的裝機率高達70%以上,而自主品牌車型的裝機率僅為17%,而這17%中的大部分來自國外變速器廠商。
自動變速器的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性和傳承關系。DCT技術基于手動變速器而來,發源于歐洲;AT變速器誕生于上世紀初的美國,在美國市場的應用和發展已超過一百年;而提及CVT變速器,很多人最先會想到的便是日系品牌的車型。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合資品牌的逐漸增多,多樣化的自動變速器技術路線也隨之引入中國市場。
相關行業專家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的變速器技術路線不會統一,而是會呈現百家爭鳴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變速器,發展的核心都是基于對能源方面的考慮,追求低碳、高效、低成本,這三大特點是變速器技術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自動變速器中,CVT變速器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根據數據統計,在中國市場,今年CVT變速器預計將達到200萬臺的銷量,到2020年預計為430萬臺,年均增長在20%左右;而全球范圍內,去年CVT變速器的銷量將近800萬臺,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1470萬臺的銷量,年均增長率在9%左右。因此,CVT變速器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較大的普及率,目前每生產五臺自動變速器,其中便有一臺是CVT。
4、自動變速器發展多元化,需要企業間協同合作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國內在自動變速器的發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國際水平相比,仍差距甚遠。相關行業專家指出,目前國內自動變速器研發迫切需要整車企業間協同合作,并且在多元化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具有創新特點的開發能力。
回顧美國、日本以及德國等國家自動變速器的研發過程,普遍采用的是聯合開發模式,集合優勢研發能力進行技術突破。而在國內,整車企業大多抱著一家獨大的觀點,不愿開展技術合作。國內整車企業迫切需要解決這種不正確的發展心態。此外,政府部門應考慮牽頭組織開展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研發工作。
雖然政府鼓勵自主研發,但在具體鼓勵細則上并沒有明確體現。自主研發最缺乏的便是資金支持,倘若參照國外方式,采取政府入股自主研發企業,基于資金支持的方式,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研發會得到不小的助力。當然,這還有賴于政策機制以及社會輿論對于自主研發的支持與鼓勵。
綜合評述
自動變速器歷來是汽車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進入理性調整期的中國汽車市場的顯著特征是基數大、增幅小、市場趨于成熟、結構趨于合理,這些特征決定了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必然是品牌與核心技術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競爭,自動變速器將是這輪競爭中最激烈的焦點之一。輕量化改進、促進節能減排、提升車輛燃油經濟性是當前所有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在進行的首要工作,變速器在推動節能減排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未來也為中國整車企業下一步的變速器進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